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7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23 11:41:0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560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7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 财政部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做好1997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劳动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计划单列企业集团:
为了加强工资总量宏观调控,改进和完善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现将做好1997年企业工效挂钩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1997年,企业工效挂钩工作原则上按照劳动部、财政部《关于改进完善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6〕409号)和《关于审核1996年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的通知》(劳部发〔1996〕410号)规定的政策执行。
二、根据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国家对实行复合指标挂钩、单一实物量指标挂钩的行业(部门)、企业,视其工资水平及经济效益情况,适当调整挂钩经济效益指标、挂钩指标权数、挂钩浮动比例。挂钩的经济效益指标要以实现利润、实现税利等价值量指标为主,对实行复合
挂钩指标、单一业务量(实物量)指标挂钩的行业(部门)、企业要逐步降低业务量(实物量)挂钩指标所占的比重。
三、对企业接收的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在核增工资总额的同时,按上年挂钩效益指标的人均水平相应核增经济效益指标基数。
四、对有条件的亏损企业要实行工资总额与减亏指标挂钩办法,但不得因提取新增效益工资使亏损超过上年实际数;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五、要加强挂钩企业人工成本的管理,除劳动、财政部门核定的工资总额以外,不得再以其他形式在成本中列支任何工资性项目。
六、加强对国有控股、参股的股份制企业的工资管理。有关行业(部门)和企业应按资产纽带关系,依照国家有关宏观调控要求,认真监督、考核所属股份制企业执行“两低于”原则的情况,严格确定相关指标的基础水平及考核办法,要积极探索股份制企业工资总量决定新机制,使企
业自觉控制工资和人工成本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工资管理制度。
七、各行业(部门)和企业应逐步将所兴办的多种经营企业人员的工资总额纳入本行业(部门)、企业的工资管理范畴。各行业(部门)、企业今年报送挂钩方案时,应将多经企业工资、效益情况(如多经企业工资管理方式、工资水平及增长幅度、多经企业与主业的关系及效益情况等
)随同上报,并对其工资管理提出明确的意见。
八、由劳动部、财政部直接审批挂钩方案的行业(部门)、企业要认真编报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方案,于1997年9月底以前连同1996年劳动工资年报、工资清算表等资料一并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逾期不报的,两部将按照有关政策直接下达各项基数及比例。
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劳动、财政部门,应参照本通知的有关精神,并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改进完善本地区的挂钩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1997年9月23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关于一九九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关于一九九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请示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一九九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一九九二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0〕38号)中有关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的精神,我们于一九九○年十二月发布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试点。目前已有十八个省、自
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国家机关开展了产权登记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开展产权登记,对加强国有资产产权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一九九二年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权登记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
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行产权登记,是保卫国有资产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确认企业和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开展产权登记工作,对加强企业和单位的产权管
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产权登记的目的。这次产权登记,重点是解决企业、单位普遍存在产权归属不清、定性不准、帐实不符、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同时,为全国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前期准备。
三、产权登记的范围。凡占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都必须办理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分为开办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今后,产权登记将纳入经常性的产权管理工作,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企业、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
四、目前,国有资产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进行产权登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国有资产局负责制定具体办法。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1992年3月23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违法所得计算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查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违法所得计算问题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适用〈国家工商局关于投机倒把违法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中有关问题的请示》(豫工商字〔1997〕第66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当前,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为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未经核准登记或者虽经核准登记但核准登记的经营方式中无生产加工方式,擅
自生产加工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计算行为人非法所得,不应扣除生产加工成本。



1997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