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

时间:2024-06-22 18:41:5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5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
国税函[2005]823号

2005-08-22国家税务总局


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53号)下发后,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对跨地区经营企业是否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问题予以明确。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东北三省一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东北三省一市范围外的企业,包括东北三省一市范围内的集团公司设在东北三省一市范围外的下属子公司、分公司,不得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鞍山市城市房屋设施拆改管理办法

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


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109号


  《鞍山市城市房屋设施拆改管理办法》业经1999年10月9日市政府第12届5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市长:张利藩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鞍山市城市房屋设施拆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房产行政管理,提高房屋使用效能,保障房屋使用安全,规范房屋设施拆改行为,依据《辽宁省城镇房产管理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房屋设施拆改分为非简易拆改和简易拆改。非简易拆改是指涉及房屋基础、内外承重墙、楼板等主体结构和明显加大荷载的房屋设施拆改;除此之外的拆改称为简易拆改。


  第三条 城市房屋设施拆改应当做到安全适用,并符合城市规划、建筑、市容、公用、消防、电业、环保等有关规定和标准。


  第四条 凡鞍山市城市规划区内房屋所有人、房屋使用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管理单位等,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房产管理单位,是指经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资质审查合格,直接从事房产管理的房管所、房产科(处)、物业管理企业等基层管理单位。


  第五条 鞍山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是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房屋设施拆改工作的主管部门,鞍山市房产行政管理办公室负责城市房屋设施拆改的具体管理工作。建设、建筑、城建、公用、消防、电业、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房屋设施拆改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房屋共用部位的拆改申请,原则上不予受理。
  上下水、煤气、供电线路和供暖管道等设施的拆改,按有关规定办理。
  禁止下列拆改行为:
  (一)对所有权尚未确定的房屋进行拆改;
  (二)对整个建筑可能造成危险的房屋进行拆改;
  (三)危害毗连房屋安全的拆改;
  (四)影响市容、市貌的拆改;
  (五)房产行政管理部门有特殊规定的。


  第七条 房屋使用人申请拆改房屋设施,应先征得房屋所有人同意,并签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拆改后的修缮和补偿等内容。
  拆改房屋设施时,拆改申请人应向房产管理单位交纳补偿费,具体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八条 申请拆改异产毗连房屋的设施时,须先征得毗连房屋所有人的书面同意。毗连房屋所有人应本着方便、协同的原则予以配合。


  第九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拟对房屋设施进行拆改时,必须向房产管理单位提供真实、有效的有关资料。


  第十条 依附房屋主体搭建建筑物或附属物,必须经房产管理单位及房屋所有人同意后,方可到其它有关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第十一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拟对房屋设施进行简易拆改时,须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及拟拆改方案,由房产管理单位负责勘察、审批存档备案。
  房产管理单位应当自受理房屋设施简易拆改书面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第十二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拟对房屋设施进行非简易拆改时,须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及拟拆改方案,经房产管理单位同意,报市房产行政管理办公室,经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对拆改方案及使用安全进行鉴定后,由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房屋设施非简易拆改书面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第十三条 市区内面临主、次干道房屋的所有人、使用人拟对临街一侧的房屋设施进行拆改,如拆扒门窗、安装防盗防栏、封闭阳台等时,除正常办理房屋设施拆改审批手续时,还应到市容、规划等有关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房屋设施拆改审批。
  新建房屋在向房产管理单位移交以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房屋设施负有保全责任。


  第十五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经批准对房屋设施拆改时,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变方案。


  第十六条 拆改房屋设施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施工队伍和具有相应资格证书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施工队伍应办理相应的放工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 经批准后拆改的房屋设施视同房屋的合法设施,房产管理单位有责任按原标准进行维修养护。如房屋所有人、使用人申请按拆改后的房屋设施标准维修,必须承担相应的维修材料费。
  房屋设施拆改后,公有房屋的计租办法不变。


  第十八条 房屋所有人、使用人不得因拆改后的房屋设施干扰房屋的正常维修工作。房产管理单位正确维修房屋,涉及拆改后的房屋设施时,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必须无条件予以配合,房产管理单位对所造成的损失不予补偿。


  第十九条 经批准的非简易拆改的房屋设施,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在转让或搬迁时一律不得拆除。


  第二十条 因进行房屋拆改而造成相邻居民住房的管理堵塞、渗漏水、停漏电、物品毁坏等,由房屋拆改申请人负责修复和赔偿。


  第二十一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可区别情况,责令补办手续、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对房屋设施进行拆改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审批单位批准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房产管理单位及房屋所有人同意擅自搭建建筑物或附属物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一、十二条规定,未经房产管理部门批准擅自拆改房屋设施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按批准的方案拆改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阻碍房产管理单位对房屋进行正常维修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拆除非简易拆改后的房屋设施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擅自批准拆改房屋设施或未尽房屋设施保全责任而导致房屋设施被拆改的,视不同情节处2000元以下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拆改房屋设施过程中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房屋拆改申请人负责赔偿;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涉及建设、建筑、城建、公用、消防、电业、环保等管理部门权限的,由有关部门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五条 城市房屋设施拆改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下级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鞍山市房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可参照执行本办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按修订后的格式填报《中央和省级共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收支月报》的通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按修订后的格式填报《中央和省级共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收支月报》的通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
根据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印发〈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商字[1998]466号)的规定,财政部近期修订了中央和省级共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收支月报及编制说明(附后)。现印发给你们,请从 1998年7月份开始执行,即配合财政部门从8月份开始逐月
编报。
请各分行严格按照总行关于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的文件精神,继续做好这项月报的上报、监督和反映工作。

附一: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收支月报表

1998年1~ 月
填报单位: 省(区、市)财政厅(局) 单位:万元
----------------------------------------------
| |行 | |粮食部门尚未|粮食企业累计|
| 项 目 | |本年累计发生| | |
| |次 | | 拨出资金 | 收到资金 |
|--------------------|--|------|------|------|
|一、各级财政专户期初余额 |1 | | * | * |
|--------------------|--|------|------|------|
|二、省级财政专户到位金额 |2 | | * | * |
|--------------------|--|------|------|------|
| 1.补拨上年粮食风险基金 |3 | | * | * |
|--------------------|--|------|------|------|
| (1)中央补助款 |4 | | * | * |
|--------------------|--|------|------|------|
| (2)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5 | | * | * |
|--------------------|--|------|------|------|
|2.到位当年粮食风险基金 |6 | | * | * |
|--------------------|--|------|------|------|
| (1)中央补助款 |7 | | * | * |
|--------------------|--|------|------|------|
| 其中:最低到位金额内补助款 |8 | | * | * |
|--------------------|--|------|------|------|
| 执行中追加补助款 |9 | | * | * |
|--------------------|--|------|------|------|
| (2)省级财政配套资金 |10| | * | * |
|--------------------|--|------|------|------|
| 其中:最低到位金额内配套资金 |11| | * | * |
|--------------------|--|------|------|------|
| 执行中追加配套资金 |12| | * | * |
|--------------------|--|------|------|------|

| 3.各级财政专户利息收入 |13| | * | * |
|--------------------|--|------|------|------|
|三、各级财政专户拨付粮食系统 |14| | | |
|--------------------|--|------|------|------|
| 4.拨付超储粮食补贴 |15| | | |
|--------------------|--|------|------|------|
| (1)1997粮食年度超储补贴 |16| | | |
|--------------------|--|------|------|------|
| 其中:利 息 |17| | | |
|--------------------|--|------|------|------|
| 费 用 |18| | | |
|--------------------|--|------|------|------|
| (2)1997粮食年度末库存超储补贴 |19| | | |
|--------------------|--|------|------|------|
| 其中:利 息 |20| | | |
|--------------------|--|------|------|------|
| 费 用 |21| | | |
|--------------------|--|------|------|------|
| (3)1998粮食年度新增粮食库存补贴|22| | | |
|--------------------|--|------|------|------|
| 其中:利 息 |23| | | |
|--------------------|--|------|------|------|
| 费 用 |24| | | |
|--------------------|--|------|------|------|
| 2.省级储备粮食补贴 |25| | | |
|--------------------|--|------|------|------|
| 其中:利 息 |26| | | |
|--------------------|--|------|------|------|
| 费 用 |27| | | |
|--------------------|--|------|------|------|

| 3.省级储备食油补贴 |28| | | |
|--------------------|--|------|------|------|
| 其中:利 息 |29| | | |
|--------------------|--|------|------|------|
| 费 用 |30| | | |
|--------------------|--|------|------|------|
| 4.其他补贴 |31| | | |
|--------------------|--|------|------|------|
|四、各级财政专户期末余额 |32| | * | * |
|--------------------|--|------|------|------|
| 1.省级财政专户余额 |33| | * | * |
|--------------------|--|------|------|------|
| 2.市(地)级财政专户余额 |34| | * | * |
|--------------------|--|------|------|------|
| 3.县级财政专户余额 |35| | * | * |
----------------------------------------------

附二:《中央和省级财政共同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专户资金收支月报》编制说明
一、本表填列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以下称“省级财政”)共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在各级财政所设专户中的资金收支和结转,以及拨补到粮食系统的资金等情况。
二、“各级财政专户期初余额”(第1行)的“本年累计发生”栏,填列各级财政部门在各级农业发展银行所设上述专户1997年12月31日的资金余额。各地自行建立的粮食风险基金收支、结存等情况,不得填入本表有关项目。
三、“省级财政专户到位金额”(第2行至第13行),分别按中央补助款和省级财政统一筹措到位的资金填列有关项目。
四、“最低到位金额内补助款”(第8行),填列财政部拨付到位的中央财政核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风险基金年度最低到位金额中的中央补助款。“最低到位金额内配套资金”(第11行),填列省级财政按规定到位的年度最低到位金额内的配套资金。
五、“执行中追加补助款”(第9行)和“执行中追加配套资金”(第12行),分别填列中央财政在最低到位金额中的中央补助款之外增加的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款和省级财政按中央财政增加补助款时规定的配套比例到位的配套资金。
六、“各级财政专户利息收入”(第13行),填列各级财政部门按规定开设的上述粮食风险基金专户的存款利息收入总和。
七、“各级财政专户拨付粮食系统”(第14行至第31行),填列各级财政部门从粮食风险基金专户拨出的资金情况。其中:
1.“本年累计发生”栏,按资金的不同用途,填列各级财政部门当年累计从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中拨出的资金。财政本系统内的资金拨付情况不在本表反映。
2.“粮食部门尚未拨出资金”栏,按资金的不同用途,填列从1998年1月1日起,各级财政部门将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资金拨付给粮食主管部门后,粮食主管部门尚未转拨到粮食企业的资金。
3.“粮食企业累计收到资金”栏,填列从1998年1月1日起,各级财政和粮食主管部门累计拨付到粮食企业的粮食风险基金补贴资金。
八、“各级财政专户期末余额”(第32行),填列当月月底各级财政部门粮食风险基金专户余额之和,其中省、地、县各级专户余额分别在第33行至第35行填列。
九、勾稽关系
1.2行=3行+6行+13行
2.3行=4行+5行
3.6行=7行+10行
4.7行=8行+9行
5.10行=11行+12行
6.14行=15行+25行+28行+31行
7.15行=16行+19行+22行
8.16行=17行+18行
9.19行=20行+21行
10.22行=23行+24行
11.25行=26行+27行
12.28行=29行+30行
13.32行=33行+34行+35行
14.32行=1行+2行-14行
15.“本年累计发生”栏=“粮食部门尚未拨出资金”栏+“粮食企业累计收到资金”栏。此关系适用于第14行至第31行。



1998年7月27日